视频辅导课、“知识胶囊”、线上讨论会这三种辅导模式是针对不同情况运用的。现就我目前的教学实践来具体谈谈它们的使用情况。
(一)视频辅导课
视频辅导课主要是针对全班性的知识难点来进行。开课之前要分析本课教学的难点,解析统一教学资源中的侧重点和删减点,学生已经出现的疑惑点,做好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或课件。上课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难点的针对性,可以有跳跃性。
案例一(附视频于附件中):
课题:写作辅导——《我的植物朋友》(2020年3月13日)
本课的难点:如何细致形象地描写植物朋友
分析安徽省统一教学资源:侧重点,写植物时要抓住植物的重点,对例文分析。删减点,没有详细讲解如何将记录卡中桃花的信息转换成语言优美的文章。
学生课后反馈:(1)从植物记录卡的制作中看出学生没有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 (2)从写植物的小练笔时对于写作顺序、修辞等写作方法掌握不牢固。
学生的困惑点(视频辅导课的重点):将卡片信息一步步精加工成文章。
课堂教学步骤:简单导入→将记录卡信息带过→简单复习观察植物的方法→用例文讲解文章从草稿到定稿的过程→回顾。
例文形成过程展示:
植物记录卡
名称:桃花
样子: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已经绽放的花朵,一个花瓣儿挨着一个花瓣儿,围成圆形。
颜色:粉红
气味:淡淡的清香
其他:春天开放,结出的果实就是桃子。也有只开花不结果的观赏桃花。颜色还有鲜红的、纯白的。 |
(1)简单的记录卡转化成文字。
转化:桃花的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已经绽放的花朵,一个花瓣儿挨着一个花瓣儿,围成圆形。它花瓣是粉红,有淡淡的清香,春天开放,结出的果实就是桃子。也有只开花不结果的观赏桃花。颜色还有鲜红的、纯白的。
(2)理清顺序,使文章有条理。
一走进公园,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远远望去,已经绽放出一大片粉红的花朵,桃花中间还夹杂着一些新叶,交错而生。走到近处,原来花瓣还有鲜红的,纯白的,并不是一律的粉红。还有很多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呢!
(3)适当地运用修辞,使句子更优美
一走进公园,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远远望去,已经绽放出一大片粉红的花朵,桃花中间还夹杂着一些新叶,交错而生。一棵棵桃树都好像穿上了粉红色的新衣裳,宛如一位位争奇斗艳的、可爱的小姑娘。走到近处,原来花瓣还有鲜红的,纯白的,并不是一律的粉红。已经绽放的花朵,一个花瓣儿挨着一个花瓣儿,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在冲着我们微笑,还有很多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呢,像是要裂开似的。
(4)加上感受,让文章富有情感
一走进公园,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远远望去,已经绽放出一大片粉红的花朵,桃花中间还夹杂着一些新叶,交错而生。一棵棵桃树都好像穿上了粉红色的新衣裳,宛如一位位争奇斗艳的、可爱的小姑娘。这种美吸引着我前去看个究竟。走到近处,原来花瓣还有鲜红的,纯白的,并不是一律的粉红。已经绽放的花朵,一个花瓣儿挨着一个花瓣儿,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在冲着我们微笑,还有很多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呢,像是要裂开似的。闭上眼,我仿佛徜徉在粉红色的童话世界里!
(5)丰富知识,使文章更充实
一走进公园,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远远望去,已经绽放出一大片粉红的花朵,桃花中间还夹杂着一线新叶,交错而生。一棵棵桃树都好像穿上了粉红色的新衣裳,宛如一位位争奇斗艳的、可爱的小姑娘。这种美吸引着我前去看个究竟。走到近处,原来花瓣还有鲜红的,纯白的,并不是一律的粉红。已经绽放的花朵,一个花瓣儿挨着一个花瓣儿,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在冲着我们微笑,还有很多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呢,像是要裂开似的。闭上眼,我仿佛徜徉在粉红色的童话世界里!
古人关于吟诵桃花的诗词也不少,苏轼就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佳句。从书上,我还知道,桃花早春开放,结出的果实就是桃子。也有只开花不结果的观赏桃花。
(6)加上头尾,是文章完整
我的植物朋友——桃花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公园里的桃花开了。
一走进公园,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远远望去,已经绽放出一大片粉红的花朵,桃花中间还夹杂着一些新叶,交错而生。一棵棵桃树都好像穿上了粉红色的新衣裳,宛如一位位争奇斗艳的、可爱的小姑娘。这种美吸引着我前去看个究竟。走到近处,原来花瓣还有鲜红的,纯白的,并不是一律的粉红。已经绽放的花朵,一个花瓣儿挨着一个花瓣儿,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在冲着我们微笑,还有很多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呢,像是要裂开似的。闭上眼,我仿佛徜徉在粉红色的童话世界里!
古人关于吟诵桃花的诗词也不少,苏轼就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佳句。从书上,我还知道,桃花早春开放,结出的果实就是桃子。也有只开花不结果的观赏桃花。
美丽的桃花为多彩的春天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让春天显得更有生机。
本节视频辅导课后,从学生上传的作文来看,较之前的小练笔有了很大的提升,表现在写作顺序和自己的情感方面尤为明显。从中也可以读出来学生对于自己的植物朋友有了更细致地观察,写作中对植物朋友的情感更丰富了。
下图为我们班杨思静同学的作文:
低年级的学生认为写作难,很多时候不是难在构思,素材上,是难在如何将自己构思的和已有的语料融合起来。现在的学生生活也很精彩,不缺乏想象,图书,网络资源丰富。所以本节课针对这样的写作话题,学生的难点,针对性地克服,利用视频辅导课,这样相对完整性的课堂来讲解,有利于孩子们系统的掌握这个习作技能难点,达到写得扎实的效果。
(二)“知识胶囊”
“知识胶囊”这个名词是从“希沃白板5”教学软件中的一个应用中得来,主要是用来录制教学视频。我使用此功能主要受当前流行的短视频启发,录制一些3分钟以内的学习重点、预习提示、生字书写提示等小视频。这很好地克服了在家长群中用文字语言表述的繁琐,用语音留言时不形象,用图片展示时不生动等一系列问题。现将使用实践案例分享如下:
案例二(附视频于附件中):
课题:课文学习重点——《燕子》
本课重点:课文从四幅图中描绘了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
“知识胶囊”内容:燕子外形图,燕子春光图,燕子飞行图,燕子休憩图。
“知识胶囊”讲解稿展示:
《燕子》这篇文章主要用文字描述了四幅图,分别是“燕子外形图”、“燕子春光图”、“燕子飞行图”、“燕子休憩图”。文章第1自然段主要从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这三个富有特点的外形描绘出了活泼可爱的燕子。第2自然段写了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这些光彩夺目的春景,燕子的加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第3、4自然段写了燕子飞行在天空、田野、高柳下、湖面上的情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燕子的飞行时的轻快敏捷。第5自然段写了燕子休憩时的场面,作者把场面比作成一副有趣的图画。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燕子飞行图和燕子休憩图上,燕子飞行图是动态,近处观察,燕子休憩图是静态,远处望见,所以你又会发现作者运用了由近到远、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状态来丰富燕子的活泼、可爱、轻快、有趣的形象。整篇文章读下来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
《燕子》一课的“知识胶囊”视频时长两分多钟,用极短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本课的学习重点,如果在课前看可以起到预习提示的作用,在课后看就可以当成课文的重点回顾。家长用刷一个抖音小视频的时间关注一下孩子学习的知识,也可对学生进行提问,起到监督的作用。
“知识胶囊”的录制要注意在时间上要切忌时间过长,否则就成了“微课”,在内容上要简练、有序,忌混乱;知识点不宜过多,语速可根据年级特点稍微加快一个节拍。制作相对于“微课”来说,时间短,好组织。特别是现在对很多没有工作室、教研团队的老师来说很容易实施。《燕子》这篇课文的“知识胶囊”是教师讲解课件的形式展示的。除此之外也可以用word文档,手写,绘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展示,例如在生字书写提示时就可以教师范写配上讲解展示,数学老师对题目的讲解可以绘制解题思路,演算过程等等。“知识胶囊”展示的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情况,自身条件、教学环境等情况来进行制作。
“知识胶囊”就目前的线上教学来说是一种较新的辅导方式,我还处在摸索阶段,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去改善。
(三)线上讨论会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线上讨论会并不是笼统的班级视频会议,在我的线上教学辅导实践中,主要包括全班的讨论、针对部分学生的讨论两种形式,有视频和音频两种途径。全班的线上讨论一般是针对课文的拓展、延伸进行讨论。讨论前教师需要根据本课的知识点来设置讨论的主题,主题要便于学生讨论,有话可说,有言可发。设置好主题后我会提前通知给学生,让其有准备。讨论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节奏,防止学生“跑题”或无话可说,也要尽量做到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讨论。这种全班性的讨论会议在人数较多的班级中,控制节奏是非常重要的,控制不好就是一团糟。我们班虽然人数极少,全班性的线上讨论会我也只是开展过一次,学完《荷花》后讨论自己喜欢的植物,课堂上讨论不充分,课后形成的小练笔也不是很乐观。所以这种形式的讨论会需要谨慎开展,特别是在低年级,人数较多的班级不建议开展。
需要详细介绍的是针对作业中、课堂笔记中出现相同、类似问题的部分学生的讨论会,也是我经常开展的。这种讨论会人数不多,对象明确,问题突出。也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可以理解为针对班级中不同群体进行“开小灶”。部分学生的线上讨论会开设之前,除了讨论主题设置外,更重要的将学生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归纳、分类,避免已经会的孩子还要参与不必要的讨论,不会的孩子没有参与到讨论。
案例三:
讨论主题:部分孩子作业反馈中出现的问题——怎么观察菊花,怎么描述菊花。
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观察不细致,语言描述不准确。
课后作业题:
讨论过程:
(因没有视频记录,现是将讨论会过程回忆形成梗概性文字,可能出现遗漏)
师: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这个视频会议,今天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你们作业中观察菊花不细致、语言描述不准确的问题。大家重新看一下菊花图片,首先说说这三幅菊花有什么不同?
生:菊花从没有开放到全部开放。
师:还需要再认真看看,没看开放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开放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生:没开放的时候是花骨朵,开放的时候开了许多花瓣。
生:中间的菊花还没有完全开放,能看到菊花的蕊。
生:第一幅图的菊花虽然是花骨朵但是已经开了两三片花瓣了。
师:很好,大家观察很细致,不仅观察到花瓣还观察到了花蕊,那大家有没有想过花瓣的颜色呢?
生:黄色。
生:还有可能是白色。
生:我还见过红色的。
师:菊花花瓣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大家不仅会观察,还会想象。那你们能将看到的想到的说成完整的几句话吗?两分钟时间思考,可以根据图片下的文字构思。
(约一分多钟,不到两分钟就有同学发言了)
生:公园里的菊花开千姿百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都展开了在风中翩翩起舞,有的还是花骨朵。
师:拟人的修辞用得很好。还有没有哪位同学再说说。
生:公园里的菊花千姿百态,有的已经开出了两三遍花瓣,有的花瓣全开了,露出嫩黄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马上要破裂似的。
生:……
师:你们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希望大家在视屏会议结束了把自己的说的形成文字。注意字迹清楚、工整,不写错别字。
下图为我们班程盈同学的作业:
此次部分学生的视频讨论会用时约20分钟,我用提问的方式推进讨论的进程,学生重新观察,重新思考。从线上讨论的过程来看,这几位同学都参与到了讨论当中,讨论的节奏也很流畅。从学生的书面文字的结果来看,学生已经理解本题的难点。案例中的线上讨论会可以减少老师逐个回复讲解的工作量,也可以避免难点讲解的文字发在家校在群中被各种群消息 “淹没”掉,从宏观上集中解决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
以上的三种辅助性线上教学形式主要是配合“钉钉”、“希沃白板5”、“格式工厂”这三款软件完成。构成了立体式,全方位的线上辅导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使学生学得扎实,开心。
线上学习,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状况,从单一的线上视频资源学习到学生反馈,教师的被动回复,将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成果。视频辅导课、“知识胶囊”、线上讨论会三种线上辅导的方式就我目前的线上教学实践来看,有效地化师生都被动为主动。教师是答疑解惑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知识、发现问题的主体,两者在同一课题的平行空间里同时进行。一方面,解决了学生仅仅观看线上教学视频资源时的目标盲目、无法适应,没有互动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也有效解决了教师无法监控学生,只能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情的被动局面。
再者,这三种线上辅导形式的组合使用是非常灵活的,可以针对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线上辅导形式,特别是现在线上教学师生刚接触的情况下,都在探索的阶段,绝大部分的线上教学问题,目前没有哪一种教学策略能行之有效、一以贯之的解决众多问题,所以多准备些教学策略,远比问题出现时焦头烂额好。
这样的线上辅导性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是眼、耳、口、手、心全方位投入到学习中来。不再是简单的、漫无目的地观看网络视频资源,更不会出现课文的知识难点、重点在上完课之后还得不到把握。课后的作业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讲解,课后作业的讲解在解决了学生的疑难的同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当然这种减轻工作量是相对的,减少了繁琐的重复的回复学生、不计其数的在家校群里强调重点。在熟练地掌握上文中提到三款软件的前提下,可提高线上辅导的效率和质量。孩子们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多种辅导方式的组合,从刚开始感到新鲜有学习兴趣到现在的正常化、规律化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把它们当做和老师线上对话的一种方式,少了面对面的胆怯,更加愿意和我交流。
通过这种和统一教学资源相配合的辅导模式,我们班孩子知识的习得更扎实了,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线上教学缺少监督,疑难得不到准确解答的弊端,保证了孩子们有质量的“停课不停学”。